《周本纪》记述了周王朝兴衰的历史,勾画出一个天下朝宗、幅员辽阔的强大王朝的概貌。以及其间不同阶段、不同君王厚民爱民或伤民虐民的不同政治作风,君臣之间协力相助共图大业或相互倾轧、各执己见的不同政治气氛。
司马迁以儒家的思想观点来看待周史,宣扬了仁义兴邦的道理。这突出地表现在对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的叙写上。这几个人都是儒家理想中圣主贤臣的典范,周初那种君臣和睦的局面也正是儒家理想中的政治环境。篇中对武王着意进行了刻画,在叙写了他灭殷的过程之后,又写了他实行分封、以殷制殷等安邦定国、攘边安内的政策策略,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有宏图大略和经营之术的古代政治家形象。
周朝自成王之后,没有出现什么贤圣君主,却出现了几个昏庸暴君,司马迁对一般君主都轻轻几笔带过,而对几个昏庸暴君则给以重墨。如厉王的专利塞言和幽王的宠妇戏臣都写得像精彩的戏剧,既有历史背景的铺排,又有人物性格的展现,于严峻的形势之中,突出了他们的昏庸暴虐、刚愎拒谏,给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中增添了几个精彩的形象。与此同时,司马迁还为读者展现了几位尽忠敢谏的辅臣形象。如祭公谋父、芮良夫、召公等等,都写得精彩感人。
推荐古诗:
长干行、
野望、
石鼓歌、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山居即事、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满江红(遥望中原)、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渔家傲(白云山头云欲立)、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罢黜百家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