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曹相国世家解析

曹相国世家解析

查看曹相国世家全诗

  这是一篇关于曹参的传记。文中主要记述了曹参攻城野战之功和他的“清净无为”的治国思想及举动。司马迁对他的英勇善战和治国方略基本上是肯定的,认为曹参施行的政策,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也使他受到了天下人的称颂。

  曹参跟随刘邦起兵以来,参加了对秦军、项羽及叛军的无数次战斗,立下了“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的显赫战功,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曹参任相国后,主张一切顺应自然,采取“无为而治”的做法。他“日夜饮醇酒”;他的下属及宾客想规劝他,他反倒一再地向他们劝酒;他甚至对周围的官员房舍中醉酒呼叫的吵闹声,不但不感到厌烦,反而“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司马迁写了他受黄老学说影响的一面,但更写了他积极的一面。他的“醉”不同于贪官污吏的醉生梦死,他的“无为”也不是真的什么事也不做(否则善于识别人才的萧何决不会推荐曹参做自己的继承人),他只是坚定地按照刘邦、萧何制定的方针政策办事。他重视官员的素质,提拔那些质朴忠厚之人,摒弃那些华而不实、沽名钓誉之徒。生活上的醉酒并没有掩盖他政治上的清醒。萧何制定的法令对西汉初年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曹参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接替萧何为相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不轻易改变那些行之有效的法令政策(“萧规曹随”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他的政治头脑和治国方针,在他与孝惠皇帝的一番对话中更加显明地表露出来。司马迁交替地写他的“醉”与“醒”,生动地刻画了曹参的形象。当然,曹参战功的获得多借助了韩信的才干和力量,而他的治国方针又过多地依从萧何,这些从文中所述事实及司马迁对曹参的评价中我们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推荐古诗: 江楼月金谷园留别王维送郭司仓戏题磐石宴词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无陵,江水为竭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营扎寨  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嗷嗷待哺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 安生乐业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安土乐业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大计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