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注释

注释

查看全诗

①寿阳楼八公山:寿阳即今安徽寿县,战国楚考烈王和汉淮南王刘安均都此。八公山在城北,相传刘安时有八仙登此山,遂以为名。一说八公指刘安门客左吴、朱骄、伍被、雷被等人,世以八公为仙人乃误传。(见《资治通鉴·晋纪》)。②故都:指寿阳。③“乌衣年少”三句:指淝水之战大破苻坚军的前锋都督谢玄,“乌衣”,巷名,建康淮河南,东晋谢氏家族聚集之地。“年少”,指谢玄。时谢玄四十岁,相对其叔谢安等而言。“芝兰香发”,称赞谢玄的才略。“戈戟云横”,指谢玄带领雄兵作战。④骄兵:指苻坚之兵。苻坚南下时声势浩大,号称百万,攻晋前曾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苻坚载记》)自以为并吞江南,稳操胜券。⑤千载:从淝水之战到作者写作本词有七百六十多年,千载是举其成数。⑥劳生:用《庄子》“劳我以生”语意。⑦东山老:指谢安。他在未出仕前曾隐居浙江上虞的东山,故云。淝水之战,谢安有策划、决策的大功。后因小人挑唆,受到孝武帝的猜忌。⑧桓筝:指桓伊之筝。桓伊善音乐,为江南第一。他在反击苻坚之战中曾立战功。一日孝武帝召伊饮宴,谢安侍坐。伊抚筝而歌曹操《怒诗》,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其中有“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之句,安深为感动,泪下沾衣,帝甚有愧色。(《晋书·桓伊传》)

推荐古诗: 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石鼓歌安定城楼长相思(一重山)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山居即事点绛唇(寂寞深闺)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推荐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然无恙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头傲脑  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 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