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2]
黄河入海流。[3]
欲穷千里目,[4]
更上一层楼。[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及注释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查看全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查看全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丁都护歌、
观游鱼、
(七言绝句)沈下贤、
悯农、
菊花、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虞美人(霸才青兕兵家子)、
家园小酌(旋作园庐指顾成)、
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推荐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山盖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