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赏析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是白居易为妇女呐喊不平的名句,表现了诗人对封建时代下层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在这首原调《浪淘沙》小词中,他又通过对一位思妇复杂微妙的内心矛...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
牡丹、
忆梅、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江上渔者、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
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推荐诗句: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敝鼓丧豚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