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忆梅下西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推荐古诗:
羸骏、
杨柳枝(柳老春深日又斜)、
绝句漫兴九首(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亭(水流心不竞)、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题乌江亭、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行宫
推荐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世轻物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