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赏析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是哪个诗?

作者:张仲素 朝代:唐朝

《秋闺思二首》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译文及注释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秋天的...查看全部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创作背景

初、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里洋溢着高昂、乐观情调。中唐诗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就这两首诗而论,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从风格方面来看,盛唐气象,往往贵...查看全部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鉴赏

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她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鹭鸶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山中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满庭芳(蜗角虚名)梅花(墙角数枝梅)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白发将军亦壮哉)

推荐诗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暧昧之情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刀相助  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 白日见鬼  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