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
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
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读解
孟子在这里举了孔子的事情,是想借此说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重要性。《论语·泰伯》:“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崇尚勇力而憎恶贫...查看全部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译文
孟子说:“孔夫子不做过分的事情。”...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秋雨叹之一、自遣、竹枝(江畔谁家唱竹枝)、营州歌、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骄儿诗、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好事近(月未到诚斋)、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推荐诗句: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推荐游戏:
【江上被花恼不彻】的下一句是什么、【长风几万里】的下一句是什么、【乐毅倘再生】的下一句是什么、【洗兵条支海上波】的下一句是什么、【愿播内乐府】的下一句是什么、 【未须料理白头人】的上一句是什么、【临风三嗅馨香泣】的上一句是什么、【剑歌行路难】的上一句是什么、【结发受长生】的上一句是什么、【鸥惊误拂凤凰池】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于现状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鸿遍地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