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 赏析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鞠歌行【其一】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 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鞠歌行【其二】
丽莫似汉宫妃⑴,谦莫似黄家女⑵。
黄女持谦齿发高,汉妃恃丽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贵如有神。
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
夜光抱恨良叹悲,日月逝矣吾何之?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介绍

韩(hán)翃( hóng)(754年前后在世)官至驾部郎中。在大历十才子里,韩翃和李益也许是最著名的两个。这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而因为他俩都是传奇里的有...查看全部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野史逸闻

唐朝,韩翃年轻时很有才华,很有名气。侯希逸镇守青淄时,韩翃在他手下当从事。后来被罢官,在家闲居十年。李勉去镇守夷门时,被启用为幕僚,当时韩翃已经到了晚年,和他一起任职的都是些年轻人...查看全部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译文

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后来成侯与田忌争着得到齐王...查看全部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解析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贵族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竭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社会上的“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也企图依靠权贵获得锦衣玉食,因此养“士”之风...查看全部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注释

《世说》: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查看全部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译文

美玉自知自身高洁无瑕,但不与桃李攀比,非要与之争个上下高低。但那些小人却不懂得谦虚、不争是一种美德,反而鱼目混珠,不分优劣,把劣质的当成好的,把美玉当成引以为耻的东西。堂堂楚国,颠倒黑白的小人怎么那么多呢?...查看全部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赏析

《鞠歌行》,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李白在这首诗中借卞和、宁戚、百里奚、吕望等人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用世之心,他期望施展自己的抱负,但报国无门,在诗中流露出了他抑郁不得志的愤懑。...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花非花野望九日隋宫送柴侍御山中清平乐(年年雪里)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

推荐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推荐游戏: 【应共冤魂语】的下一句是什么【譬如云中鸟】的下一句是什么【相失各万里】的下一句是什么【梨花千树雪】的下一句是什么【王屋山人魏万】的下一句是什么【弃妾已去难重回】的上一句是什么【管蔡宁相容】的上一句是什么【苦热初凉入绮罗】的上一句是什么【在道未为弘】的上一句是什么【乾坤到十州】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持不定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