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旄】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1]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2]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3]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素丝祝,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推荐古诗:
江南春绝句、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于易水送人一绝、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思王逢原(蓬蒿今日想纷披)、采桑子(白莲池上当时月)、采桑子(别来长记西楼事)
推荐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推荐游戏:
【孤月长空狼崖啸】的下一句是什么、【公卿如犬羊】的下一句是什么、【 赧郎明月夜】的下一句是什么、【挥手自兹去】的下一句是什么、【羞逐长安社中儿】的下一句是什么、 【绿杨结烟垂袅风】的上一句是什么、【独酌无相亲】的上一句是什么、【翡翠衾寒谁与共】的上一句是什么、【山经绮季祠】的上一句是什么、【举代少其伦】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常履顺 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