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1]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2]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3]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4]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5]
推荐古诗:
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冬至夜、不第后赋菊、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青溪、早春行、点绛唇(寂寞深闺)、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推荐游戏:
【少年早欲五湖去】的下一句是什么、【[2]
手持绿玉杖】的下一句是什么、【纵死侠骨香】的下一句是什么、【傍闻大内笙歌近】的下一句是什么、【恩爱舍骨肉】的下一句是什么、 【金屋无人萤火流】的上一句是什么、【归来看取明镜前】的上一句是什么、【来从楚国游】的上一句是什么、【遂荒营丘东】的上一句是什么、【登临遍池台】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