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赠徐干(惊风飘白日)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赠徐干(惊风飘白日) 赏析

赠徐干(惊风飘白日)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赠徐干】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园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

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均璠美,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

赠徐干(惊风飘白日)注释及译文

⑴惊风:急风。以上二句是说,傍晚的时候急风大作,太阳很快地就落下去了。这里有慨叹时光飞驶人生短暂之意。 ⑵园景:古代用以称太阳和月亮。景,明也,天地间园而且明者无过于日月,故云。此处指月亮。光未满:指月尚未圆。...查看全部

赠徐干(惊风飘白日)赏析

诗是在银白色的月光下写成的。先由黄昏导入。首句“惊风飘白日”,著一“惊”字,“飘”字,势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以飞动的警句,振起全篇。风惊而日飘,倏忽而昼晦,景象十分奇异。李善说:“夫日丽于天,风生平地,而言飘者,夫浮景骏奔,倏焉而过,余光杳杳,似若飘然。”事实上,风惊而倏起,日飘而归山,这样的景象,不会和由诗题点明的诗人对徐干的思念没有关系。因此,风之惊,日之飘,都是诗人眼中的主观镜头,因为思念,遂神情袂忽,光景西驰。而此时此刻,不觉已“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只身独立于星月银白色的清辉之下了。...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越中览古南邻落花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一斛珠(晓妆初过)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西山寻辛谔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老将行

推荐诗句: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推荐游戏: 【三五夜中新月色】的下一句是什么【从道人生都是梦】的下一句是什么【 广裁衫袖长制裙】的下一句是什么【沉吟放拨插弦中】的下一句是什么【跨马出郊时极目】的下一句是什么【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上一句是什么【千声万字情何限】的上一句是什么【万万女贞林】的上一句是什么【流影照明妃】的上一句是什么【欲上青天览明月】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室逢灯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