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赋】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於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於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于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右顾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汨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沈。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推荐古诗: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青水中蒲三首、采莲曲、绝句(生当作人杰)、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沁园春(情若连环)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推荐游戏:
【河广传闻一苇过】的下一句是什么、【夏歌
镜湖三百里】的下一句是什么、【芙蓉如面柳如眉】的下一句是什么、【久阴新霁宜丝管】的下一句是什么、【火不热真玉】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行书也无】的上一句是什么、【灭迹栖绝巘】的上一句是什么、【东山白首还归去】的上一句是什么、【夜久侵罗袜】的上一句是什么、【惊破霓裳羽衣曲】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