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恨赋(试望平原)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恨赋(试望平原) 赏析

恨赋(试望平原)

作者:江淹 朝代:南北朝

【恨赋】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於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於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于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右顾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汨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沈。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推荐古诗: 凶宅竹枝(江畔谁家唱竹枝)燕子来舟中作登乐游原列女操观猎漆园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推荐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推荐游戏: 【羽檄如流星】的下一句是什么【天下伤心处】的下一句是什么【魏侯继大名】的下一句是什么【[2] 桃花潭水深千尺】的下一句是什么【楼倚霜树外】的下一句是什么【慎勿学哥舒】的上一句是什么【狂风潇雨马飞啼】的上一句是什么【常得君王带笑看】的上一句是什么【猿声碎客心】的上一句是什么【[22]砯崖转石万壑雷】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奥援有灵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很有神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衣公卿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