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胡城县】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新来县宰加朱绂,[2]
便是生灵血染成。
推荐古诗:
邯郸冬至夜思家、又呈吴郎、清明、赠别二首、青水中蒲三首、暮秋独游曲江、早寒有怀、声声慢(寻寻觅觅)、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
推荐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推荐游戏:
【长安布衣谁比数】的下一句是什么、【羿昔落九乌】的下一句是什么、【管鲍久已死】的下一句是什么、【其一
何处可为别】的下一句是什么、【耳垂无伯乐】的下一句是什么、 【净洗甲兵长不用】的上一句是什么、【三谢不能餐】的上一句是什么、【左臂悬敝筐】的上一句是什么、【转侧看花花不定】的上一句是什么、【此叹无人谕】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之若命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黯晦消沉 指湮没消失。
- 聱牙佶屈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