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感遇(兰叶春葳蕤) 赏析

感遇(兰叶春葳蕤)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朝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兰叶春葳蕤)译文

十七年春季,晋景公派遣郤克到齐国征召齐顷公参加盟会。齐顷公用帷幕遮住妇人让她观看。郤克登上台阶,那妇人在房里笑起来。郤克生气,出来发誓说:“不报复这次耻辱,就不能渡过黄河!”郤克先...查看全部

感遇(兰叶春葳蕤)注释及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查看全部

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查看全部

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二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早雁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一斛珠(晓妆初过)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田园作舟中晚望相思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推荐诗句: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推荐游戏: 【西上莲花山】的下一句是什么【览君荆山作】的下一句是什么【 遥传一掬泪】的下一句是什么【兴来携妓恣经过】的下一句是什么【南风一扫胡尘静】的下一句是什么【临风三嗅馨香泣】的上一句是什么【家家屏障书题遍】的上一句是什么【冥栖岩石间】的上一句是什么【驺虞不折生草茎】的上一句是什么【风日似长沙】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