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感遇(兰叶春葳蕤) 赏析

感遇(兰叶春葳蕤)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朝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兰叶春葳蕤)译文

十七年春季,晋景公派遣郤克到齐国征召齐顷公参加盟会。齐顷公用帷幕遮住妇人让她观看。郤克登上台阶,那妇人在房里笑起来。郤克生气,出来发誓说:“不报复这次耻辱,就不能渡过黄河!”郤克先...查看全部

感遇(兰叶春葳蕤)注释及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查看全部

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查看全部

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二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听蜀僧浚弹琴义鹘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题李凝幽居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古怨别遣悲怀三首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

推荐诗句: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莫莫高山深谷逶迤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推荐游戏: 【回桡楚江滨】的下一句是什么【秋歌 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是什么【[17] 腾口因成痏】的下一句是什么【今日逢君开旧卷】的下一句是什么【白沙翠竹江村暮】的下一句是什么【何须花烬繁】的上一句是什么【桃李不如松】的上一句是什么【著鞭跨马涉远道】的上一句是什么【水畔闲来上小船】的上一句是什么【恐贻来者冤】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