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润州二首(其一)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润州二首(其一) 赏析

润州二首(其一)

作者:杜牧 朝代:唐朝

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润州二首(其一)段译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125)  汉纪四十三 汉安帝延光四年(乙丑,公元125年)  [1]春,二月,乙亥,下邳惠王衍薨。  [1]春季,二月乙亥(疑误),下邳惠王刘衍去世。 ...查看全部

润州二首(其一)生平

魏徵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太子洗马官。太宗即位后,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查看全部

润州二首(其一)思想

魏徵早年做过道士,所以道家思想在他的治国方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反复劝谏唐太宗要以无为为本,与民休息,这样天下才能清净自定。在他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中,还坚持认为:“陛下贞观之初,...查看全部

润州二首(其一)历史功绩

极言直谏  魏徵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经国治世之才,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为人耿直不阿,遇事无所屈挠,深为精勤于治的唐太宗所器重。太宗屡次引魏徵...查看全部

润州二首(其一)太宗礼遇

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尽股肱之力,辅助太宗理政,已成为太宗的左手右臂。魏徵建言行事,匡正朝政失误,助成贞观之治。太宗曾说:“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查看全部

润州二首(其一)著述

史学著作  魏徵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查看全部

润州二首(其一)轶事典故

分梨惊文帝  传说,当年魏徵小时候魏家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大户人家。全家直系血亲一百多人,谁也不要求分家另过,团结一致,上敬老,下爱幼。主持家中日常事务的当家人,都是未婚少年,一旦长...查看全部

润州二首(其一)家乡考据

魏徵是唐代巨鹿人,唐代巨鹿为今邢台市巨鹿县,唐代邢州(今邢台市)也曾改名为巨鹿郡,遍观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至今的历代史志、碑铭、家谱、铁像、祠堂、诗文等,关于魏徵...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调张籍北青萝喜迁莺(晓月堕)渡浙江问舟中人古薄命妾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遣悲怀三首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

推荐诗句: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推荐游戏: 【子云不晓事】的下一句是什么【好为庐山谣】的下一句是什么【鲁酒白玉壶】的下一句是什么【秉烛唯须饮】的下一句是什么【羯胡事主终无赖】的下一句是什么【强移栖息一枝安】的上一句是什么【水树绿如发】的上一句是什么【采鱼水中宿】的上一句是什么【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上一句是什么【不见玉颜空死处】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不念旧恶  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