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牧 朝代:唐朝
满目青山未得过, 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 欲到中年事更多。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 魏纪四魏明帝太和五年(辛亥,公元231年) [1]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浚节,使与吕岱督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浚姨兄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查看全部
文同,字与可,梓州盐亭县人,汉文翁之后,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同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高洁,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司马光、苏轼尤敬重之。轼,同之从表弟也。同又善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请者,足相蹑于门。同厌之,投缣于地,骂曰:“吾将以为袜。”好事者传之以为口实。初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又知洋州。元丰初,知湖州,明 年,至陈州宛丘驿,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卒。...查看全部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文同对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故其画竹法度谨严,同时作为文臣,其作品又有着区别于职业画家的新意。《图画见闻志》说他的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宣和画谱》则进一步指出其作品“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战”。...查看全部
北宋另一位全才是苏东坡。他与文同齐名,巧的是二人不仅是亲家,情同手足,并且同为“竹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既是自况,也是评点自己那位亲家。据说,苏东坡画竹,追根溯源,也是受文同“传染”,并且还是文同授之以技法。...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石鼓歌、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行香子(天与秋光)、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浪淘沙(大雨落幽燕)、岛(你在雾海中航行)
推荐诗句: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推荐游戏: 【笔落惊风雨】的下一句是什么、【雷凭凭兮欲吼怒】的下一句是什么、【宜当委之去】的下一句是什么、【青草湖中万里程】的下一句是什么、【有客借一观】的下一句是什么、 【桃李不如松】的上一句是什么、【归去来】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朝选在君王侧】的上一句是什么、【恨与卢君相识迟】的上一句是什么、【马去东回一望尘】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