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高阳台·西湖春感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高阳台·西湖春感 赏析

高阳台·西湖春感

作者:张炎 朝代:清朝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高阳台·西湖春感译文

人从天那儿承受了元气,各自接受了自己的寿命,形成了高矮不同的形体,就像制陶工人用粘土做成簋和甒,冶炼工人用铜铸成盘和盂。器皿的形体已经形成,不能再缩小与扩大;人的身体已经定型,也不...查看全部

高阳台·西湖春感简析

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朝不保夕的无限哀愁。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查看全部

高阳台·西湖春感鉴赏

此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从形式上看是“旧瓶装新酒”,借西湖观感这一旧话题抒发亡国之痛烈心情。《艺衡馆词选》引麦孺博云“亡国之音哀以思”。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查看全部

高阳台·西湖春感译文及注释

黄莺巢居在密叶之间,柳絮轻轻飘落在湖面。斜阳已近暗淡,断桥处有返家的归船。还能有几番春游?赏花又要等到明年。春风且陪伴着蔷薇留住吧,因为等到蔷薇开花时,春光已经非常可怜。更令人...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滞雨南歌子(云鬓裁新绿)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鹊桥仙(茅檐人静)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惑怀(蚱蜢为家东复西)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推荐诗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推荐游戏: 【恍恍与之去】的下一句是什么【幸逢禅居人】的下一句是什么【云髻半偏新睡觉】的下一句是什么【苏州杨柳任君夸】的下一句是什么【小树不禁攀折苦】的下一句是什么【卷帷望月空长叹】的上一句是什么【刀开明月环】的上一句是什么【沙尘暗云海】的上一句是什么【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上一句是什么【椒房阿监青娥老】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不露锋芒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百年之约  即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