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召公谏厉王弭谤 赏析

召公谏厉王弭谤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推荐古诗: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题兴化寺园亭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送柴侍御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清平乐(风云突变)孤愤(孤愤真防决地维)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推荐游戏: 【飞蓬各自远】的下一句是什么【[10] 青冥浩荡不见底】的下一句是什么【冰合井泉月入闺】的下一句是什么【西辉逐流水】的下一句是什么【[19] 一点寒灯灭】的下一句是什么【安可辞固穷】的上一句是什么【君子意如何】的上一句是什么【言通药石规】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条风景月华西】的上一句是什么【寻花绕寺行】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富恤贫  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鳌头独占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