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郑庄公戒饬守臣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郑庄公戒饬守臣 赏析

郑庄公戒饬守臣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推荐古诗: 中山孺子妾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云鬓裁新绿,望江南(多少泪)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夷门歌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如梦令(宁化)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推荐诗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推荐游戏: 【愿一佐明主】的下一句是什么【[19] 一点寒灯灭】的下一句是什么【耳垂无伯乐】的下一句是什么【脱泉虽已久】的下一句是什么【前有别杨柳枝】的下一句是什么【东台吏不欺】的上一句是什么【舌在有张仪】的上一句是什么【荷露虽团岂是珠】的上一句是什么【莽苍黄河曲】的上一句是什么【弟兄羁旅各西东】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伸眉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