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臧哀伯谏纳郜鼎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臧哀伯谏纳郜鼎 赏析

臧哀伯谏纳郜鼎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通括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推荐古诗: 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忆梅寻天台山白石滩明月三五夜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推荐诗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推荐游戏: 【报答春光知有处】的下一句是什么【郎今欲渡缘何事】的下一句是什么【月兔空捣药】的下一句是什么【清溪清我心】的下一句是什么【萧条清万里】的下一句是什么【虏箭如沙射金甲】的上一句是什么【不与淮南舂】的上一句是什么【大人屼当安之】的上一句是什么【时落银灯香灺】的上一句是什么【明月见谈笑】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