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楚归晋知罃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楚归晋知罃 赏析

楚归晋知罃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推荐古诗: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古风(大雅久不作)旅宿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洛桥晚望孟城坳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

推荐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推荐游戏: 【朝进东门营】的下一句是什么【燕南壮士吴门豪】的下一句是什么【[2] 九疑联绵皆相似】的下一句是什么【[1] 醉起步溪月】的下一句是什么【六军不发无奈何】的下一句是什么【山水何曾称人意】的上一句是什么【结罝映深竹】的上一句是什么【沉吟黄绢语】的上一句是什么【[4]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上一句是什么【寡识冒天刑】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