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赏析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推荐古诗: 夜泊牛渚怀古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寄韩潮州愈三月晦日赠刘评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白石滩漆园宴词菊花遣悲怀三首

推荐诗句: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柳絮风轻,梨花雨细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推荐游戏: 【风吹柳花满店香】的下一句是什么【[1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下一句是什么【秋风清】的下一句是什么【[20] 连峰去天不盈尺】的下一句是什么【秋思冬愁春恨望】的下一句是什么【匕首插吴鸿】的上一句是什么【虚没秦帝宫】的上一句是什么【对酒遂作梁园歌】的上一句是什么【嗟尔远道之人】的上一句是什么【各有能不能】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三览四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