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方山子传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方山子传 赏析

方山子传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推荐古诗: 出塞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采桑子(西风半夜帘栊冷)感讽五首(石根秋水明)宫娃歌(蜡光高悬照纱空)定风波(伫立长堤)

推荐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推荐游戏: 【[6] 半壁见海日】的下一句是什么【风雅比兴外】的下一句是什么【傍闻大内笙歌近】的下一句是什么【古剑寒黯黯】的下一句是什么【十三学得琵琶成】的下一句是什么【连云开甲宅】的上一句是什么【宸衷教在谁边】的上一句是什么【恰似葡萄初酦醅】的上一句是什么【将军空尔为】的上一句是什么【江陵卑湿足秋阴】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昂霄耸壑  昂:高;壑:峪。高出霄汉,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怀广阔。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