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介之推不言禄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介之推不言禄 赏析

介之推不言禄

作者:左丘明 朝代:宋朝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介之推不言禄译文及注释

三国时贾诩为曹操属臣,这时临淄侯曹植才名极盛,曹操有意废太子曹丕而改立曹植。一天,曹操命左右退下,与贾诩商议改立太子的事,贾诩久不出声,曹操说:“我跟贤卿说话,贤卿怎么不做声呢...查看全部

介之推不言禄点评

介之推偕母归隐的动机和心理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的。介之推认为晋文公能够重登九五之位,是天命的体现,“二三子”据天功为己有,是贪的表现,无异于犯罪。而晋文公不以此为“奸”,还理所当然地给...查看全部

介之推不言禄赏析

这是一个历代流传很广的故事。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内乱出奔到国外,一路辛苦流离,饿得奄奄一息。随行的介之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了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内乱平定后,重耳回...查看全部

介之推不言禄理解

感:感觉到很重的怨怼和酸楚情绪,总有言不由衷的感觉。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并且孝敬母亲不遗余力。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暮江吟赠花卿南邻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忆江上吴处士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出塞作秋夜曲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

推荐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推荐游戏: 【樊山霸气尽】的下一句是什么【 猿声催白发】的下一句是什么【金樽清酒斗十千】的下一句是什么【玉阶生白露】的下一句是什么【对酒不觉瞑】的下一句是什么【妙年历落青云士】的上一句是什么【日入向国清】的上一句是什么【西入长安到日边】的上一句是什么【大家遥赐尚书号】的上一句是什么【暮宿山下村】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经传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形容无耻到极点。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