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楚归晋知罃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楚归晋知罃 赏析

楚归晋知罃

作者:左丘明 朝代:宋朝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楚归晋知罃译文及注释

晋朝名将祖逖手下的将领韩潜和后赵的将领桃豹,分别据守陈川的旧城,双方相持了四十多天。祖逖于是用布袋填上泥土,命令一千多名士兵搬运这些土袋,装作是从外地运来的支援的粮食。另外又暗...查看全部

楚归晋知罃简析

楚共王对知罃(yīng)的句句逼问,知罃都巧妙回答。楚共王因此感叹“晋未可与争”,以隆重的礼仪送知罃归晋。知罃的对答也表现了他忠君爱国、对楚不卑不亢,精神难能可贵。...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战城南恨别一斛珠(晓妆初过)游子吟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寄荆州张丞相送元二使安西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西施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推荐诗句: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推荐游戏: 【但对狐与狸】的下一句是什么【赖遇南平豁方寸】的下一句是什么【斗压阑干】的下一句是什么【采秀卧王屋】的下一句是什么【秋风吹不尽】的下一句是什么【[1] 一行白鸳上青天】的上一句是什么【苍蝇贝锦喧谤声】的上一句是什么【于今亦奔亡】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杯一杯再一杯】的上一句是什么【昂藏出风尘】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