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虞师晋师灭夏阳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虞师晋师灭夏阳 赏析

虞师晋师灭夏阳

作者:谷梁赤 朝代:宋朝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虞师晋师灭夏阳译文及注释

有一民家娶媳妇的那天晚上,有小偷挖墙想入宅偷东西,不巧碰倒了屋内的一根大木柱,竟然被大木柱给压死。夫妇俩点燃烛火一看,原来是熟识的邻居,惊异之下,新郎倌反而害怕会惹祸上身。新妇...查看全部

虞师晋师灭夏阳解析

前658年(鲁僖公二年),晋献公准备伐虢。虞国地处晋、虢之间,若绕道则受阻于中条山。献公听从荀息之计,以重礼贿虞君,借道伐虢。虞、虢都是小国,虞贤臣宫之奇看出晋国居心不良,有各个击...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秋雨夜眠曲江二首念昔游巫山曲桃源行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如梦令(宁化)口占一绝(壮别天涯未许愁)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推荐诗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推荐游戏: 【独漉水中泥】的下一句是什么【鸴斯得所居】的下一句是什么【问余别恨今多少】的下一句是什么【秋歌 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是什么【[1] 一时幸苟活】的下一句是什么【营空海雾消】的上一句是什么【沉吟久坐坐北堂】的上一句是什么【绿鬓成霜蓬】的上一句是什么【意泰神飘飘】的上一句是什么【孤直当如此】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 暗气暗恼  受了气闷在心里。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