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书洛阳名园记后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书洛阳名园记后 赏析

书洛阳名园记后

作者:李格非 朝代:宋朝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唐之末路是 一作:矣)

书洛阳名园记后译文及注释

[新添]:橘,西川、唐、邓各地,多有栽种并取得成功。怀州,也有过去栽种的老橘树存活着。但北方却不见有栽种橘树的,假如能就近学习栽培技术,定可补助家用。注释①橘:现代果树分类学多...查看全部

书洛阳名园记后题解

这是《洛阳名园记》一书的后记。后记一般交代写作缘由和经过,很难有振聋发聩之语。而本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一句话,洛阳园林是国家治乱...查看全部

书洛阳名园记后简析

全文从洛阳处天下的险要写起——洛阳居于中原,依仗崤、渑之险峻,是秦、陇、赵、魏问的要道,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强调洛阳的盛衰是天下治乱的标志。第二层以唐朝贞观、开元之间高官贵族...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忆江上吴处士西山寻辛谔使至塞上桃源行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声声慢(寻寻觅觅)望江南(随身伴)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推荐游戏: 【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下一句是什么【暮从碧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足蒸暑土气】的下一句是什么【谁能更学孩童戏】的下一句是什么【白雪花繁空扑地】的下一句是什么【夷歌数处起渔樵】的上一句是什么【安辞且穷栖】的上一句是什么【当笑尔归迟】的上一句是什么【持斧断其根】的上一句是什么【告你】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兽率舞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