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朝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沈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查看全部
沈周的代表作品现在多藏于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图》轴(作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这两幅原为册页,后合装...查看全部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查看全部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查看全部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 后唐纪七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公元932年) [1]秋,七月朔,朔方奏夏州党项入寇,击败之,追至贺兰山。 [1]秋季,七月,...查看全部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全诗“体物写志”,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查看全部
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想得到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把洞庭湖写得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查看全部
译文:八月的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水天迷蒙。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只能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查看全部
此诗旧注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所作。时张九龄为相,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缭绫、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重别梦得、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忆秦娥(临高阁)、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思王逢原(蓬蒿今日想纷披)、寄陈鲁山(诸公贵人识面稀)、舜庙怀古(云断苍梧竟不归)
推荐诗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推荐游戏: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的下一句是什么、【【秋登宣城谢眺北楼】[1] 江城如画里】的下一句是什么、【口衔云锦字】的下一句是什么、【病多知夜永】的下一句是什么、【郎署回翔何水部】的下一句是什么、 【倏忽数百群】的上一句是什么、【江山非故园】的上一句是什么、【神物合有时】的上一句是什么、【鸣鞭出渭桥】的上一句是什么、【营空海雾消】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