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念奴娇·春雪咏兰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念奴娇·春雪咏兰 赏析

念奴娇·春雪咏兰

作者:陈子龙 朝代:明朝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
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芷珠宫阙。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
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
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念奴娇·春雪咏兰部分译文

卫剌王宇文直,字豆罗突。周文帝宇文泰的儿子,文宣叱奴皇后所生。魏恭帝三年,被封为秦郡公。武成初年(559),晋封为卫国公,历任雍州牧、大司马、襄州总管。他是武帝宇文邕的同母兄弟,性...查看全部

念奴娇·春雪咏兰赏析

这首词约作于1647(清顺治四年)三月。作者继承《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以雪代指险恶的时代环境,以兰代指坚贞的志士仁人,寄托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愫。词开头即化用南朝宋鲍照《学刘公...查看全部

念奴娇·春雪咏兰鉴赏

明季爱国志士陈子龙(1608-1647年)字卧子,晚年自号大樽,是著名的诗人与词人。其诗作以慷慨淋漓、沉雄豪迈传世。“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沈雄《古今词话》)。其词作成就更大,曾被...查看全部

念奴娇·春雪咏兰注释

⑴此词以兰自喻人,痛悼抗清志士之牺牲,寄托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愫。⑵“问天”句:化用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句意,以问句领起。问老天何以在春意正盛的时节千里...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安定城楼赠刘司户蕡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山中送别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五古(去去思君深)残春(残春醉著钓鱼庵)

推荐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推荐游戏: 【家乡既荡尽】的下一句是什么【南风吹归心】的下一句是什么【况有锦字书】的下一句是什么【明月不归沉碧海】的下一句是什么【白玉一杯酒】的下一句是什么【诸侯尽西来】的上一句是什么【生此艳阳质】的上一句是什么【行行未能已】的上一句是什么【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上一句是什么【回还节候催】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