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九日登高台寺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高台寺,系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在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市)东15里处的黄河岸畔兴建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群。旧址在今银川市东郊红花乡高台寺村...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春夜洛城闻笛、春梦歌(春梦随云散)、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终南山、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推荐诗句: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推荐游戏:
【澄江平少岸】的下一句是什么、【湘水上】的下一句是什么、【夜台无晓日】的下一句是什么、【艳阳时节又蹉跎】的下一句是什么、【烟波淡荡摇空碧】的下一句是什么、 【生此艳阳质】的上一句是什么、【鸣鞭出渭桥】的上一句是什么、【泪堕岘山碑】的上一句是什么、【倾心向日葵】的上一句是什么、【凝绝不通声暂歇】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