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苏台览古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苏台览古 赏析

苏台览古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苏台览古创作背景

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李白游姑苏台时做此诗,通过对姑苏台今昔变化的描写,表达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查看全部

苏台览古赏析

此诗兴由“苏台览古”而起,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则今日所见之苑囿台榭,已非昔日之苑囿台榭;今日苑囿台榭的杨柳青青,无边春色,不仅令人想起它曾有过的繁华,更令人想起它曾经历过...查看全部

苏台览古部分译文

权德舆,字载之。父名皋。德舆七岁时父亲去世,他哀哭跪拜一如成人。不到二十岁,他的文章就受到读书人的称赞了。韩泗任河南黜陟使,召权德舆为自己幕府。后又跟随江西观察使李兼,在他府中任判...查看全部

苏台览古译文及注释

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过昭君村题海图屏风绝句漫兴九首(熟知茅斋绝低小)绝句漫兴九首(糁径杨花铺白毡)锦瑟燕台诗四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明月三五夜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

推荐诗句: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推荐游戏: 【洞庭潇湘意渺绵】的下一句是什么【 鞠歌行【其一】 玉不自言如桃李】的下一句是什么【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的下一句是什么【白玉谁家郎】的下一句是什么【咳唾落九天】的下一句是什么【新偃卷芽重】的上一句是什么【屈原终投湘水滨】的上一句是什么【西邑我驱驰】的上一句是什么【明月七盈亏】的上一句是什么【胡为夺其年】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跛鳖千里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