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赏析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作者:梁启超 朝代:清朝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评解

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写当年变法同伴象“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无限凄怨。下片抒...查看全部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注释

①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国,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②瀚海:浩瀚的海。周邦彦《满庭芳》词...查看全部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译文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漠高祖镇守河东,父亲苏悦任漠高祖的从事,苏逢吉常常代替苏悦写奏记,苏悦于是告诉了汉高祖。汉高祖召见苏逢吉,见他精神爽秀,怜爱他,就任他为节度判官。汉高祖性格素来...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小寒食舟中作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声声慢(寻寻觅觅)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腐儒碌碌叹无奇)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惑怀(蚱蜢为家东复西)

推荐诗句: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推荐游戏: 【美人娟娟隔秋水】的下一句是什么【空名适自误】的下一句是什么【尔去掇仙草】的下一句是什么【牛渚西江夜】的下一句是什么【[18] 驿路缘云际】的下一句是什么【乐极哀来月东出】的上一句是什么【经永嘉】的上一句是什么【定长三五枝】的上一句是什么【侍寝金屏中】的上一句是什么【几日到临洮】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