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梁甫吟(谁谓秋月明)评析
《梁甫吟》系乐府旧题,后人多用于抒发心中不平之气。如李白《梁甫吟》,即充满志不得伸、怀才不遇的忿懑之情。刘基此诗借古讽今,抨击了元末忠臣被弃、小人得志的政治现象。诗中“赤苻天子”指...查看全部
梁甫吟(谁谓秋月明)注释
⑴梁甫吟,乐府曲调名,也作“梁父吟”。古辞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首诗由现实联想到历史,又用历史阐明现实,感慨遇合之难。沈德潜评曰:“拉杂成文,极烦冤瞆乱之致,此《离骚》之意也。”(《...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发潭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一斛珠(晓妆初过)、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五律(三上北高峰)
推荐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推荐游戏:
【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下一句是什么、【[10]
青冥浩荡不见底】的下一句是什么、【共道牡丹时】的下一句是什么、【恩爱舍骨肉】的下一句是什么、【相思一夜情多少】的下一句是什么、 【树党自相群】的上一句是什么、【今乘款段诸侯门】的上一句是什么、【讵假剑如霜】的上一句是什么、【访古始及平台间】的上一句是什么、【此去何时还】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公无私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