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百忧集行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百忧集行 赏析

百忧集行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忧集行注释及译文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查看全部

百忧集行赏析

首句不谈忧,而是谈喜;不说老,而忆少。从诗中可以同时看到他少年生活的一个片断。诗人回忆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所谓“健如黄犊走复来”,就是生动的写照。清杨伦称此句“形容绝倒,正为衬出下文”(《杜诗镜铨》卷八)。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所谓“千回”,只是夸张的语气,喻其多也。少年杜甫“心尚孩”,这个尚字用得非常贴切,说明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在十五岁时,仍在持续跳跃着。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诗人抓住了少年的气质、性格特征,以跳动的笔触把它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对酒微雨为有使至塞上辛夷坞得乐天书菊花离思五首其四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推荐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推荐游戏: 【晓战随金鼓】的下一句是什么【双燕复双燕】的下一句是什么【云间连下榻】的下一句是什么【雷凭凭兮欲吼怒】的下一句是什么【[2] 姊妹弟兄皆列士】的下一句是什么【便下襄阳向洛阳】的上一句是什么【日瘦气惨凄】的上一句是什么【从他生网丝】的上一句是什么【独立自萧瑟】的上一句是什么【今春花鸟作边愁】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