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送东阳马生序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送东阳马生序 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 朝代:明朝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推荐古诗: 杨柳枝(六幺水调家家唱)(七言绝句)沈下贤一斛珠(晓妆初过)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辛夷坞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西掖黄枢近)采桑子(昭阳忆得神仙侣)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空留三尺剑)

推荐诗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推荐游戏: 【片言苟会心】的下一句是什么【六军不发无奈何】的下一句是什么【蓬断偶飘桃李径】的下一句是什么【阊闾城碧铺秋草】的下一句是什么【风波不见三年面】的下一句是什么【看花上酒船】的上一句是什么【两无违】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望皆遁逃】的上一句是什么【花叶媚清涟】的上一句是什么【俗力非可营】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 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 不足与谋  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 步调一致  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