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登泰山记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登泰山记 赏析

登泰山记

作者:姚鼐 朝代:清朝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推荐古诗: 游太平公主山庄为有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息夫人春日词(春云阴阴雪欲落)满江红(遥望中原)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四块玉(雁北飞)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行香子(携手江村)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推荐游戏: 【[14] 青泥何盘盘】的下一句是什么【此中久延伫】的下一句是什么【眼花耳热后】的下一句是什么【从道人生都是梦】的下一句是什么【有月多同赏】的下一句是什么【边邑无遗堵】的上一句是什么【曲度神飈吹】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杯一杯再一杯】的上一句是什么【二千里外故人心】的上一句是什么【难与世同尘】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遨翔自得  指自由自在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