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潍坊,位于山东半岛,是一个工业生产较发达的 新型工业城市,也是风筝的发源地,享有“风筝都"的美称。我 为自己是一个“风筝都”人而感到自豪。
风筝,也叫纸鸢,纸鹞,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风筝城的 人祖祖辈辈都有放风筝的习惯。当春风还没吹尽残冬余寒时, 早放的风筝已经悄悄飞上了蓝天,有八卦、燕子、蜻蜓等,牵放 它们的只不过是一些老人、小孩儿,清明时节,风和日丽,家家 户户踏靑登场,竞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碧空,如同繁星般 把天空点缀得色彩斑斓。
那翩翩起舞的“蜻蜓”在空中飞得又平又稳,两对翅膀有节奏地上下扇动。有式样新颖的串式风筝小燕子,小巧别致, 形象逼真,几只小燕像是在互相追逐、嬉戏。还有栩栩如生的 “仙鹤童子”,风趣幽默的“济公和尚”。但最引人注曰的是那威 风凜凜的“哪吒”,左手执“降妖圈”,右手握银枪,足蹬“风火 轮”,风驰电掣般的,令人望而生畏。
辽阔的天空像蓝蓝的海面,风筝似一只只小舟在浪波中 摇曳。于是,风筝城的春*更浓了。清朝诗人郑钣桥在《怀潍县》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生动地描写了凊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
随着风筝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现在风筝城制作风筝的 艺人已有一千多人,年产量迖到一千万只。其中,有大批风筝销往国外。继1984年4月第一届国际风筝会后每年举办一次 风筝盛会。在这基础上,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了潍坊, —座拥八千多平方米的大型风筝博物馆耸立在白浪河畔, 是收藏、研究、展览风筝的场所。这里陈列着大小不一、形态各 异的风筝,有长达三百五十米的巨型龙头娱蚣,张牙舞爪,栩 栩如生。小有能装人火柴盒的微型蝴蝶。制作风筝的材料有 纸、绢、尼龙绸、塑料等。式祥有软翅、茼式、板式、长串式等,各 式各样。
银线连四海,风筝结友谊。潍坊风筝漂洋过海,驰名中外, 成为促进国际文化、经济、科学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美 好使者,风筝把潍坊人民和世界人民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我爱家乡的风筝,更爱“风筝都”—潍坊!
相关作文:
我的弟弟、
我第一次买书、
动手做实验、
帮助别人的作文、
看消防表演、
挖笋、
菜园里、
一次经历、
乒乓球对决、
天降暴雪
标签:家乡风筝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肩叠背 形容人群拥挤。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