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藏与露作文8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高三作文的作文大全 > 藏与露作文800字

藏与露作文800字

藏者,收敛毕身锋芒,将绝世才智都收纳在蕴袍敝衣,粗茶淡饭之中,安心于平静无为。只待天时到来,明主临世。

露者,倾尽毕生之学,呕心沥血,以其经天纬地之才干抚民安邦,建下不朽之盛事伟功,名垂青史。

藏与露是自古而今的有才之人所要面临的难题。到底是出世清修,不问世事,还是入世为官,造福社稷?这多是取决当时的政治情况。

《易》中有一卦:乾乾为天,乾下乾上。爻辞曰:初九,潜龙勿用。

若是遇到昏君临政,奸臣当道,政治黑暗,前途渺茫之时,最好应忍性克己,潜龙勿用。即潜伏起来,暂不发作,不要轻举妄动,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如龙潜深渊。

勿用并非不用,而是选择最佳时刻来用,在时机未到之前,过于锋芒毕露,容易招来祸端。

昔者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虽极力反对,但又无可奈何,遂辞官回家,著书《资治通鉴》。在王安石当权,司马光并未选择与其硬碰硬,而是选择“藏”,这为他后来重新掌权创造了条件。

昔者竹林七贤目睹官场种种污秽、黑暗,故隐居竹林,任他人呼我为官,我也不往。将才学和能力全都隐藏起来。

以上两种人皆现实与他们的理想相背离,故“藏”之。但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当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可惜生不逢时,不遇明主,只好暂且“藏”之,若是时机成熟,必会将才能“露”出来。

诸葛孔明,世人称之“卧龙”,因生逢乱世,群雄并起,但又无明主,故在南阳隐居,后因刘备三顾之恩,便不再保留,尽心辅佐,终成天下三分大势。刘备白帝托孤,面对后主,他仍忠心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藏并非是封闭自我,露也不是狂妄自大,两者看似是相对立的处世态度,却相互联系。“藏”为方式,“露”为目的。

既然龙潜深渊,待时已久,等机会一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现如今,我们面临人生中许多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积蓄自己的实力,切忌浮躁,把自身的实力都“藏”起来,安心地增强自己,最后一展身手,在世人面前骄傲地锋芒毕露。

每个人都像一坛酒,有的人未经发酵就开坛,没有酒香;有的人没发酵完,不够香醇;而有的人经过时间的积淀,在最后,发出了最迷人的芳香。

相关作文: 开心的星期天到农村过年妈妈,我想对您说我的妹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火锅作文100字童年趣事100字乐于助人的朋友打水飘参观美术馆

标签: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熬心费力  耗费心神和气力。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天外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拔地摇山  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