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归隐后的悠闲自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陶渊明归隐后的轻松愉快。诗中句句描写的都是他厌恶官场污秽,返自然的喜悦,可他真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吗?他真是因为厌恶官场而归隐?终究是他本身所决定的,他无法适应官场,无法改变自己去适应世俗。天津固然是倔强的,却是一味错误地倔强,归隐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哪里是轻松,哪里体会出喜悦与自由,无疑是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陶渊明压根就是一个失败之人,他不懂得去适应世俗,一个成功之人必定是因世俗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去改变自己,顺应社会发展,陶渊明不过无法适应世俗的变化,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因此,辞官归隐,过着他口中的田园生活。辞官归隐,不过无法适应社会被迫所做的决定;归隐够轻松与喜悦,不过无奈之下对自我的安慰与慰藉;哪里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过失败的借口。
陶渊明,一个失败之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生失败者。
相关作文:
雪中情、
羡幕、
暴风雨来临之前、
助人为乐真高兴、
踏春去、
夏夜小曲、
打针风波、
小学生作文我爱看书、
快乐的跳长绳、
寻找美丽的秋天
标签:陶渊明历史人物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设想 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