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_12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的作文大全 >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_1200字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_1200字

1866年(清同治五年)11月12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诞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孙中山,原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名逸仙。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行医于澳门。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未被采纳,遂赴檀香山,于11月24日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准备发动广州起义,因走漏消息而失败。1896年在英国遭清政府驻英公使绑架,幸得英籍教师康德拉营救脱险。是冬著《伦敦被难记》一书。旅欧期间悉心钻研西方各国政治、经济等书籍,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学说,鼓吹“非革命不能救中国”。1897年秋离欧赴日本,在日期间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为号。1900年派郑士良等组织惠州起义,又告失败。

1905年在东京联络留日革命志士,合并反清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而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确定“驱除靴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后在《民报》发刊词中,又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学说。以《民报》为阵地同君主立宪派、改良主义者进行激烈论战。1907年至1911年(宣统三年)间,联络会党、新军,先后发动八次武装起义,其中以1907年4月27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役最为著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于12月25日由欧洲返回上海,29日在十六省代表会上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次年1月1日到南京宣誓就职,组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职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3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逼迫下,辞去临时大总统职,由袁世凯接任。8月25日,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9月,接受袁世凯政府的任命,担任全国铁路督办。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死宋教仁,他愤而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旋即失败。1914年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被推为总理。此后两次发表《讨袁宣言》,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他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当选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因受桂系军阀和政学系排挤,被迫辞职退居上海。次年创办《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并撰成《建国方略》,发表《实业计划》,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

1922年6月,粤军陈炯明叛变,重返上海。1923年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宣言,通过党纲党章,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同年6月创办黄埔军官学校。11月北上讨论国是,在《北上宣言》中,发出对内召开国民会议,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于年底抵北京,同北洋军阀进行坚决斗争。由于积劳成疾,健康日益恶化,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留有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遗著编有《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多种。1956年出版《孙中山选集》,自1981年陆续出版《孙中山全集》。

相关作文: 我的妈妈我最喜欢的玩具——小熊上情商课的心得累坏我了菜园里去银行存钱制作西瓜冰激凌家乡的元宵节摘柿子好玩的锦江乐园

标签: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