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庞统(公元179-214年)曾经担任过县令。
一天,当地一大户人家的弟兄俩,因为家事打起架来,两人越想越生气,都认为错在对方,就跑到县府告状。
在公堂上,吵吵嚷嚷,争论不休。
庞统听了有点不耐烦,大声斥责道:“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顾在这里扰乱公堂。本官要亲自察访,现在你们都回去,听候处理。”
老二气呼呼地走了。
入夜,老大让家人送来20两白银,庞统二话不说,立即收下。
第二天升堂,庞统把惊堂木一拍,喝道:“来人,把老大押下去重打30大板!”
站在身旁的师爷问:“大人,怎么不审就断?”
庞统说:“有理胆壮,无理心虚。老大送礼说明他自己心虚,责任肯定在他。”边说边拿出白银20两。
老大一看再也不敢隐瞒了,只好如实承认。
众人对庞统智断此案,都十分钦佩。
【哲理启示】:
在难以分清是非时,要注意观察细节,做错事情的人终究会沉不住气,自己露出马脚。
相关作文:
我爱看书、
妈妈你是我的百科全书、
人蝇大战、
玩淘气堡、
制作南瓜灯、
广场的一角、
一个气球的启发、
情人节的礼物、
有趣的动物园之旅、
学滑板的经历
标签:庞统虚巧断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按捺不住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昂头阔步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备发或态度傲慢。参见“昂首阔步”。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