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哲理故事的作文大全 > 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

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

阿智年轻时在工厂工作的那几年,常常乘单位的小车去市外办事。当时,开小车的司机是位老师傅——刘师傅。

这位刘师傅有一个特点:能说、爱唠叨。

他凡是遇上什么事儿看着不顺眼了,就忍不住说道几句;或者对某件事儿、某个人有了感慨,也得即兴“演说一番”;再有就是对某个问题有了高见,也得宣扬、宣扬。

总之,他的话题特别多,而且说起来没完没了,不过他的话题太广、太杂,所以让听者觉得新鲜而不厌烦。

阿智坐刘师傅的车时,就没少听他的高论。

有一次,阿智等人去县里办事,刘师傅开车。车由西向东行驶,当经过一个乡道十字路口(没有信号灯)时,刘师傅的车不仅不减速,反而加速“嗡”地就过去了。同车的小王不解地问道:“刘师傅,为什么到了路口不慢一点儿,反而加速呢?”

“告诉你,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开慢车不一定准安全,该快就得快、该慢就得慢,最不安全的是该快不快、该慢不慢!”刘师傅没有直接回答小王的问话,反而像说绕口令似地讲出了一套道理。

随后,他才说出适才为何加速的理由:“我早看了路口各方向的车辆,虽然有一辆卡车正从南边开过来,但是卡车离路口的距离比咱们远,而且车大,车速比咱们慢,我加速开过去之后,它才能刚刚到路口。反过来,要是不加速,没等咱们过了路口,卡车就过来了。它要是不停下等待,跟咱们的车就得碰上。你说,要是慢了,是不是比快了反倒不安全了。”

听刘师傅这么一解释,大家才悟出他先说的“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的道理。

阿智坐刘师傅的车多了,在路上他开快车的时候确实很多,但是,也确实很安全。

不过,阿智也遇上过一次刘师傅“开慢车”的时候。

那次,他们一行四人乘车走到了太行山东麓的狼牙山一带,有一段路由于出现了山体滑塌现象,碎石占据了大部分路面。刘师傅开车走到了这个地方停下了车,车子左侧是山体和碎石,右侧路面以外是河床,只有窄窄的一点儿路面可以行车,情况很凶险。

由于此路是单行道,退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冒险往前走。

刘师傅开门下去看了看,然后对大家说:“你们都下车!”

待大伙下车后,刘师傅开动了汽车,那车开得叫个慢呀,同时大家也为刘师傅捏着一把汗,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右侧的车轮的三分之一已经出了路面,悬空着呢。

等刘师傅的“慢车”开过了这段险路之后,大家看见他满脸都是汗水。此时的天气并不热,他那全是冷汗!

直到这时,阿智他们才明白了刘师傅刚才为什么叫大家都下车,他是为了不让大伙都跟他一起冒险呀!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刘师傅常说的那句话“开车该快就得快、该慢就得慢”,原来其中竟然蕴含着哲理。

相关作文: 六一儿童节这就是我梦境香蕉有趣的数学题我委屈的事介绍我的学校100字除夕的夜晚感受时间一杯热开水

标签:安全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昂头天外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