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狼、母亲与孩子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四年级作文的作文大全 > 狼、母亲与孩子

狼、母亲与孩子

看到狼使我想起了一只狼被逮住并被杀掉的故事。

有一家农民,居家偏僻,恶狼常在他家门外转悠。它垂涎从农民家出进的小牛犊、母羊、羊羔和大群的火鸡,对狼来说,这可都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正当它无从下手而烦躁的时候,听到一个幼儿哭喊起来,母亲马上喝斥他,说要是再哭就把他喂狼。狼听到这话信以为真,一边等待一边庆幸自己的好运气。当母亲使孩子平静下来后又对孩子说:“下次别哭了,狼要是敢来,我们就打死它。”

“这是搞什么鬼?”狼听了这话十分气恼,叫起来,“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讲,把我当猴耍!总有一天,当这孩子长大到林子里采榛子时,再看我的!”就在它诉说它的不平心情时,人们听到动静从屋里涌出来,一条看家狗拦住了它的退路,长矛和铁叉齐齐对准了它。

有人问,“你在这儿叫嚷什么?”狼把刚才的事情经过讲了一遍。那位母亲过来对它说:“多谢啦,你还想吃我的儿子,你想我真会把儿子送去填你的肚皮?”话音刚落,大家一齐把这倒楣的家伙乱棍打死了。一个农民把狼的头颅割下来,村长将狼头挂在门上,并在旁边贴上庇卡底地区的一句名言:

“狼大王,孩子哭闹时,妈妈的责骂话是不足信的!”

相关作文: 我的家母爱妈妈动物运动会我的同学感恩父母学打羽毛球200字看暑假来了棒棒糖奇特的仙人指

标签:母亲孩子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兵必胜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门挨户  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堪一击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