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寒食清明饭馃饼_9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时事论据的作文大全 > 寒食清明饭馃饼_900字

寒食清明饭馃饼_900字

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在宋代,寒食这一天,是福州约定的通城踏青的日子,这个风俗,几乎一直延续到今天。

既然叫“寒食”,自然家家都不升炊烟,吃的是干粮——圆的是“青饭”:糯米和早米浸透后磨浆,按七三比例对掺,滤干后搓成状,馅选豆沙,包作圆形,顶面粘些浸透的糯米粒,排入铺好“糖馃叶”的蒸笼炊熟,趁热下肚,凉了吃也行。寒食踏青,就带它郊游,自家不做的话,街边包馃铺也还有零卖。

这一天踏青,可以顺便做的一件事是采摘最后的黄菠花,这是清明节前田里野地四处盛开的野草,小小的花色作淡黄,通常整朵撷了,收集一大袋,带回家中,杂入糯米浆,制成馃皮,包入豆沙或萝卜丝,馃皮有时隐隐可见花苞,入口便是一股特有的花草香,这才难得。“沿街陈列菠菠馃,红豆还兼萝卜丝”,这是清人孙亨文描写过的福州清明与寒食节前的景象,这个特别的食物,与“青饭”相比,历史不算久远,在乾隆之后才流行开来的。

花开有时,清明节后黄菠花老去,花茎也韧,想吃的话,只好等上一年了。福州有食友勘探过,这个时候,黄菠花最多的地方,是往森林公园的沿路及山间。

现在是好些人把这些“寒食”的干粮通称做“清明馃”了。老街和小巷里,现成的“清明馃”开始售卖,通常5角钱一个,在沃尔玛超市,记者也在冰鲜冷柜里找到了本地做的“清明馃”,同样分豆沙和萝卜丝,6个一盒,卖3.80元。

至于清明,老福州的俗例是各家必有家祭与家宴,以菠萝叶榨汁和至浓米浆混合制成“菠萝祭”,我没吃过,本地人大概是知道的吧;上山祭祖,山长路远,扶老携幼全家出行,当然要携带酒菜,扫墓之后,席地而坐,饮宴山间,这也是必须的休息。问问周围的老太太,告诉我主食有“肉饼饼”,都是将饼对剖,夹入红糟好的五花肉;盛产光饼的福清则是夹以春笋熬煮的肉片,还有就是当令的蛏与花蛤,壳撒到墓上,肉留下夹入光饼,十分十分地弹牙。至于闽侯,饮食就缺乏一点想象力:跟春天有关的什么节,都是春卷。

相关作文: 《狼和小羊》续写看小猫吃鱼我家乡的龙眼报答父母的爱观花灯坐高铁向你介绍我自己贝壳工艺品我要自己睡觉神奇的叶子

标签:寒食清明饭馃饼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不甘雌伏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