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精心挑选细打磨_10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的作文大全 >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精心挑选细打磨_1000字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精心挑选细打磨_1000字

从教几十年,王音旋可谓桃李满天下。但是她直接教过的学生只有十几人,最后,在老师的告别仪式上,除一人未赶上外,到现场的所有学生,面师而泣。
王老师所教的学生都是由她亲自精心挑选的。“如果没有遇到王老师,我可能走不出沂源县。”王世慧说。
1983年春,作为沂源县文工团演员,王世慧代表临沂地区参加了山东省民歌汇演。在这次汇演中,王世慧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和《鲁南五大调》中的“四盼”。演出结束后,王音旋老师到后台找到王世慧。她说:“你想学习吗?山东艺术学院今年招收第一届进修生。”一句话,让王世慧的生命轨迹拐了弯,在王老师门下,苦学了3年。
“我十五岁开始唱歌,从一开始用大本嗓演唱,到学会科学发声方法,特别是对山东民歌的演唱和风格的把握,都是王老师一字一句、一点一滴教的我。”王世慧说。
1984年,在王音旋的推荐下,王世慧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当时演唱的是《我的家乡沂蒙山》,是王音旋老师的丈夫金西老师的作品,是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对我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辅导,那次我取得了业余组二等奖第一名。”
王世慧还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做学生时,每次参加演出,王老师都是把家里所有‘家当’拿出来给我们用,如耳环、项链、头花等”。无论是在时间精力上,还是物质上,作为一名导师,王音旋老师都是倾其所有为学生着想。
王世慧毕业留校后,王音旋继续教导她,“每次见面,老师都会叮嘱我,民族声乐教学一定要走下去,到田间地头找到当地的民间艺人,听他们怎么唱,广阔的农村大地才是民族声乐的根基,不要憋在学校和城市里”。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罗余瑛教授说,我从1980年起就跟王老师学习。现在闭上眼睛,王老师的形象历历在目。她上课,每一首作品,吐字行腔,都亲自示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直到满意为止。在老师的培养下,罗余瑛1984年获得首届山东省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第一名。
罗余瑛回忆:“王老师在教学中,还大量运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民歌,以及中国戏曲唱段,同时,她还借鉴西洋唱法,既使学生音域大大扩展,又不失去民族唱法的音色。1988年,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美声唱法,王老师说,学美声,但不能丢了民族唱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说起与王老师的相识,韩光霞说,这是一种缘分。原来,她和王世慧一样,都是县城的文工团的演员,是在1985年的汇演中,被王音旋老师相中,才有机会从县城来到济南,跟随在老师身边学习的。

相关作文: 新同学种子娃娃醒来了小兔拔萝卜描写雪花去宁波玩有趣的科学实验快乐的红领巾义卖活动搭积木上英语兴趣班在鸡蛋上画画

标签:中国名人故事精心挑选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