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自炎黄起,便开始着笔一卷传奇,纫制一件件华裳,为后世惊艳。我自是沉醉其间,同时,我又决心做一把锐利的尖刃,剖析那一件件华裳,这一卷传奇。 我要走进李世民的皇陵,揭开他的棺椁,还原解析他的一生,将蒙在“贞观之治”上的薄尘抹去。我要掀开成吉思汗面前的帘幕,看清一代天骄的真面目,探透强盛大元的奥秘,然后,将强国之道“偷渡”给中国。 这是我的梦,也是邻家叔叔的志向。 邻家的叔叔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几乎把眼睛鼻子都藏住了。不过他的脑子里有许许多多的有趣的玩意儿,每次和玩伴去他家里玩,他都喜欢给我们几个小孩讲历史故事,讲汉武帝和五铢钱,讲吕布怎样杀掉董卓,讲孝庄太后辅佐康熙,开创盛世……我每每都是听得挪不开步子,就算是爸妈喊吃饭了也不舍得走。 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又跑去他家。他热情地迎我们进来,问我们要听什么故事。正在思索时,我突然瞥见他手背破了一块皮,忙惊呼:“呀,叔叔,你的手怎么了?”“哦,没事的,就是在古墓里不小心蹭到了。”叔叔不甚在意,但我们却对他话中的“古墓”来了兴趣,缠着他讲来听。原来是最近在我们这个县城的城郊,发现了一座古墓,正在发掘。叔叔可是一个文史热爱者,也算个业余的考古人员,便和几个考古的朋友去到了那儿。 叔叔又和我们讲了他的所见所闻,然后兴奋地说:“南方现存古代墓室壁画相当稀少,真希望可以在南方多发现几个,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添彩。对了,你们听了之后有没有什么感想啊?”“听起来好好玩哦!我也想去玩!”我们争着说,“可是还可能会受伤,又有些危险……” 叔叔听着敛了笑容,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这可不仅仅是好玩啊。我们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来探求振兴中华之道!我跟你们讲过的李济,索回日本侵华期间掠去的中国文物,那么有能力的一个历史学家,工作中不也会受伤嘛,这在所难免。有得必有失……你们现在或许不懂,但我希望你们记住,我们的作为,不是为了好玩,也不单单为了个人,更是应该为了我们的祖国!” 我记下了叔叔的那番话。此后,我几近疯狂地汲取历史知识,令我妈妈都不禁担心我会误了正常的生活轨道,几次想禁了我看这类书的时间。我便捧着最为宝贝的它们,或跑去叔叔家,或跑去朋友家,如饥似渴地读。那次妈妈寻了来,看见我绘声绘色地给几个小朋友讲着历史故事,无奈地笑笑:“你真的走火入魔了吧!”“为了弄清历史,为了我们中国,走火入魔也值了!”我嘻嘻一笑,随意又坚定。妈妈见此,也只好同意了我的“追梦之旅”。 我现在正努力学习,为成就我的梦想而努力,积蓄力量。因为我知道我的努力笔墨浓厚。 我的梦,如此便是: 点染华裳入凡尘,润泽华夏予万人。
相关作文:
圆周率、
枫树和七颗星星、
吃饺子、
我想当漫画家、
亲子运动会、
一次有意义的中队活动、
看我变废为宝、
盼望春节、
怎样自觉养成好习惯、
成长的故事200字
标签:点染华裳凡尘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置褒贬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巴巴急急 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