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狮子和狼

狮子和狼

狮子吃着早餐,佳肴是一只小羊羔。

一只小狗崽,围着兽王的餐桌团团转,实在是饥饿难耐,就从狮子的利爪下,悄悄地撕下了一片羊肉。

狮王毫不动气,既不怪罪,也不厌烦。因为小狗崽实在年幼,不懂事,乳臭未干。

一只狼看到了这一幕,便暗自思忖:狮子这般性情温和,既然它对小狗都如此温和,想必是外强中干。

于是狼也把爪子伸向羊羔。

可是结局却很惨:非但羊肉没吃着,自己倒成了狮子的美味佳肴。

狮子一边把狼撕成碎片,一边自言自语说道:“朋友,模仿狗崽,你算瞎了眼!你学了小狗崽的样子,以为我也会对你姑息。休想我对你会同样恩典!小狗崽还无知,而你却长大了,应该懂事!”

寓言启示:

生活中强者常常会同情弱者,但是对于那些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人决不姑息。

相关作文: 难忘的一天冬天热闹的公园我的社区生活我爱西瓜照片里的故事天上的小精灵帮助别人多快乐小学生作文荡秋千打针风波

标签:狮子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