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信! ”绿衣使者送来了一封家信。哦,原来是舅舅要从上海回家探亲啦!信中,勇舅关切地询问一家大小需要购买哪些“上海货”。
“怎么,还用老眼光看厦门? ”爷爷的—句话,打开了 我记忆的闸门。以往舅舅探家,受亲朋之托,爷爷总要给舅 舅寄去一封名为家信的“购货单”。姨婆肥皂告急,体弱的 姥姥想吃威化饼千,时兴的表姐需要翎套、腈纶衫,就连妈 妈用的绿花线也得托舅舅从上海购买……。为此,舅舅特地 买了两个大大的提包。他每次探家,这两个大提包总是装得 鼓鼓囊囊的。舅舅用这两个大提包,装回了多少紧俏、馳名 的“上海货”,装回了我们一家的多少快乐。那会眨眼的洋娃娃,那十二色的蜡笔、多功能的铅笔盒,曾给我的童年增 添了多少绚丽的色彩。我盼望舅舅探家,思念着舅舅探家用的大提包。
后来,舅舅在上海安了家。他已是多年没回厦门了。现 在,还需要他千里迢迢带回“上海货”吗?爷爷连忙给舅舅寄去了一封家信—(可不娃购货单)—那一个个方块字, 仿佛聚拢在一起,变成了特区建设的累累硕果。就这样,舅舅第一次拎着瘪瘪的提包回家了。
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舅舅感慨不巳。他参观工 厂,游览名胜,访亲会友。最使我感到新奇的是:舅舅还肩 负着一项“特别任务”一他的怀里揣着一张上海同事、朋 友托买“厦门造”的“购货单”。哎呀,单“厦华牌随身听” 就要五个,还有足金首饰、名牌衬衣、必克电蚊香……,甚 至连“海燕”系列食品也“榜”上有名!一种从未有过的自 豪感占据了我的心田。子是,我悄悄地把一个会说英语的电 子娃娃装进了舅舅的提包,送给远在上海的小表妹。
舅舅要回上海了,他那大大的探家提包早巳装得鼓鼓囊囊的。它装着特区建设的硕果,装着特区人民的自豪。
相关作文:
最可爱的人、
暑假新华书店看书、
快乐的元旦、
辛苦的老师和妈妈、
我第一次做饭、
洗澡真好、
搬大青虫、
自己动手做实验、
第一次自己上超市、
看奥运会
标签:舅舅探家提包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不见经传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