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游戚继光庙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高二作文的作文大全 > 游戚继光庙

游戚继光庙

车窗外,二月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今天爸爸陪我去参观戚继光纪念馆。上午9点多钟,我们来到了东山脚下,戚继光纪念馆就在东山的西山坳,那是当年戚继光抗倭队伍驻扎的地方,据说纪念馆就是当年的指挥所。

从车里出来,一阵寒风迎面吹来,冷得我直打哆嗦,让我想起了戚继光,他在大雪里坚苦奋斗的场面和情景。

沿着老城的小道,走过一间间平房,我们来到了纪念馆门口。

走进纪念馆只见“东南屏障”这四个绿色的大字落在纪念馆正门的墙壁上。第二道门有一个玄关,玄关墙上是戚继光当年写的一首诗:“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声。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诗的名字就叫“马上作”,可能是寓意在马上创作的意思吧。

门后面有一片小花园,小花园的四周绿树成荫,十分美丽。小花园里还跪着两个“人”,其实那两个“人”根本不是人,而是两个石人,像是两个倭寇在这里低头认罪、跪地服法。

戚继光纪念馆中有很多块牌匾,其中的两块牌匾就是“威震海疆”和“碧海丹心”,体现了戚继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令倭寇闻风丧胆的虎虎雄威。

纪念馆的东西两侧是介绍当年戚继光抗倭历史的陈列室,爸爸带着我一边看一边还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原来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生于1528年是明朝人士,在他32岁[1562年]的时候才来到浙江,并在浙江的义乌招募当地的矿工和农民组建了他的戚家军,在他的一生中,打过很多次仗,立下很多战功。

那个时代是日本幕府内战时期,日本国内一大批被打败的没落贵族、流亡的农民、流氓和歹徒,拉帮结派来到我们中国的东部沿海,企图在异国他乡寻找新的机会,他们和当地的盗匪纠结在一起到处杀烧淫掠无恶不作,给沿海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史称为倭寇。戚大将军就是在打击和剿灭倭寇的战争中建立起他丰功伟绩的,他带着戚家军转战于浙江和福建,那里有倭寇那里就有戚大将军和戚家军。

据说在纪念馆这个当年驻军的地方就发生过一场战斗,那时戚家军刚组成来到海门,盘踞在栅浦的倭寇企图在戚家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实施偷袭,于是就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偷袭了驻扎在现在纪念馆附近的戚家军,戚将军身先士卒亲自与敌人搏斗,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斗志,一举粉碎了倭寇的阴谋。

在纪念馆的陈列室里我还看见一对由十二个人组成的阵法,据说是戚继光将军在结累了多年抗倭战斗经验而独创的阵法,专门用于对付来自海上的倭寇。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供奉着戚继光将军神像的庙堂,想到戚将军的赫赫战功和民族情结,不禁又想起“东南屏障”这四个字,正是因为在历史上有一个个像戚继光这样的将军保卫着疆土,老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心里油然而起对人民解放军的崇高敬意,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正是他们在保卫着吗。

相关作文: 春天秋天的童话看云不能吃的奖品朝三暮四的同桌有意思的一天体育课上的吹气球比赛和坏习惯说再见我和爸爸的特别行动我最喜欢的声音

标签:戚继光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